7月第一天,A股科技板块表现强势。
今日,芯片产业链开盘集体起舞,光刻机、光刻胶、先进封装等方向领涨,不过盘中冲高后又回落。
截至发稿,凯美特气2连板,海立股份、旭光电子涨停,蓝英装备涨超16%,久日新材涨超5%。
半导体、芯片概念掀涨停潮。
诚邦股份4连板,三超新材、旋极信息、锴威特、快克智能、同兴达、旭光电子、银宝山新等十余股涨停。
6月下旬以来,光刻机板块持续走高,近7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11%;半导体板块累涨超7%。
市场突传重磅?
近日,市场传闻称国产EUV光刻机有重大突破。
此外还有媒体报道,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正在调整重点,旨在解决光刻机和EDA软件等关键短板。
不过目前官方尚未就此发布正式公告,市场的情绪倒是愈发持续高涨起来。
拉长时间维度看,这轮行情最初始于6月下旬外围传来半导体行业新变数。
据悉,美国计划撤销台积电、三星等全球主要半导体制造商在华技术豁免。
自特朗普打响关税贸易战来,中美科技博弈加剧,也加速推进着国产替代。
从政策端看,国家安全部早前发文称,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6月27日的国常会指出,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锚定目标不松懈,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会议强调围绕“补短板、锻长板”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市场空间来看,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晶圆制造设备市场规模达2300多亿元,达到历史高点,同比增长19.4%。
此外,2024年中国晶圆制造设备综合本土化率达25%,其中清洗、CMP、PVD设备本土化率超35%。
SEMI预计,2025年国产芯片设备自给率将达50%,14nm工艺实现全覆盖,初步摆脱对美日欧设备的依赖。
国产替代前景广阔
受人工智能领域强劲势头推动,摩根大通此前指出,亚洲科技股今年有望再涨15%-20%。
该行甚至高呼,未来三个月不建议大幅减持AI概念股。
民生证券指出,目前全球前道光刻机被ASML、尼康、佳能垄断。
从市场结构来看,高端EUV、DUV光刻机市场规模不断提升,而i-line光刻机需求量依然较大,若能在部分品类实现国产化突破,市场空间十分广阔。建议持续关注光刻机产业链相关零部件上市公司。
天风证券认为,国内半导体行业正掀起并购热潮,产业链多领域企业纷纷布局收并购计划,推动行业加速迈向新阶段。
并购覆盖半导体材料、设备、EDA、封装、芯片设计等各个领域,典型案例如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北方华创收购芯源微等。
企业通过横向并购扩大规模、纵向并购完善产业链,国内半导体产业格局在重塑。对企业而言,并购是快速获取关键技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手段。
在国产替代加速的大背景下,通过与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合并,可显著缩短与海外巨头的技术差距,同时还能借此扩充产品品类、完善产业链布局、实现规模效应。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