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涨市场多日的固态电池开始回调,踏空的朋友终于找到机会进场,难得。
为什么?因为一般来说,像固态电池这种技术正处于爆发阶段,行情发酵次数比较多,而且持续时间会越来越长,反弹幅度也会趋强。直到真正的量产落地公司走出来之后,股价才会慢慢趋于平稳。
而在此之前的技术突破阶段,每一次回调都是进场埋伏下轮行情的机会,绝不会就此偃旗息鼓,
数据显示,仅过去6个交易日,聚焦电池全产业链、固态占比约4成的的$电池ETF(SH561910)$快速反弹超7%,期间吸金超7000万元,显示资金正借道低位布局。
截至今年6月底,ETF跟踪的CS电池指数最新PE为24.89倍,处于近十年14.87%的分位水平。换句话说,就是比过去十年中85%以上的时间都要便宜,而这种低估往往出现在行业拐点来临之前。
无疑,固态电池就是触发这一轮转折的关键力量。
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固态电池的技术突破密集涌现:
1.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实验线在6月全线贯通,产能0.2GWh,且100%实现国产化设备与自主开发;
2.宝马在5月宣布全固态电池车启动路测,被业内称为“动力电池圣杯”的技术首次实车落地;
3.北京纯锂、美国QuantumScape也相继发布产品方案或工艺突破。
这些进展不是孤立的实验室成果,而是技术商业化的明确信号,所以资本市场反应敏锐,固态电池频频批量涨停。
更重要的是,固态电池的带动作用远不止于单一产品。它正拉动从材料、设备到电池设计的全链条升级。
据权威机构预测,中国固态电池产值将在2030年超1000亿元;全球规模更可能达到1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高达45%。这种增长预期,恰是板块估值修复最有力的推手。
不过,考虑市场波动依旧较大,固态电池赛道目前还并未全面打开,或许借道ETF布局产业链才是平衡风险与机遇的理性选择。
电池ETF(561910)跟踪CS电池,其固态电池概念股权重占比近40%,既覆盖了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转型先锋,也纳入恩捷股份、天赐材料等核心材料商,还延伸至阳光电源、三花智控等储能与设备龙头,更有欣旺达、当升等固态黑马。
这种结构既能捕捉固态电池从0到1的主题性机会,又能分享锂电行业出清后盈利回暖的贝塔收益。当技术拐点遇上估值洼地,资本的回流或许才刚刚开始。场外的朋友指路联接基金(A类:016019;C类:016020)。
作者:ETF红旗手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