飙涨70%只是开胃菜?AI基建杀出“黑马”

发布时间:

2025-09-09 17:54:05

来源:格隆汇

最近美股AI圈又炸锅了!盘后时段突然冒出个狠角色——Nebius,直接暴涨70%,把不少熬夜盯盘的投资者整得又惊又喜。

要知道,前阵子CoreWeave刚因“增收不增利”跌过一波,现在Nebius突然逆势猛涨,难道AI基建的风口又要起新行情?

今天就跟格隆汇研究院的朋友们扒扒清楚,这波暴涨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飙涨70%只是开胃菜?AI基建杀出“黑马”

先说说引爆行情的“核心炸弹——微软的超级大单

9月9日盘后,Nebius直接官宣跟微软签了个“多年期长约”:基础合同金额就有174亿美元,覆盖2025到2031年的GPU云计算服务;更狠的是,微软还留了个“追加选项”,最多能再补20亿,算下来总金额最高能冲到194亿!

这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Nebius25年全年营收指引才4.5-6.3亿美元,这一单就够顶它未来十几年的营收预期,也难怪市场直接用“暴涨60%”投票。

可能有朋友会问:这公司之前没怎么听说,凭啥能拿到微软的百亿大单?咱们先捋捋它的“成绩单”,看完就知道实力真不是吹的——

先看25Q2的业绩,简直是“爆炸式增长”:营收1.051亿美元,同比暴涨625%,环比也涨了106%,还超了市场预期的1.012亿;核心的AI云基础设施业务更猛,营收同比翻了9倍多,客户抢着要铜基GPU,平台都快满负荷运转了。

更关键的是,AI云业务还提前实现了“调整后EBITDA盈利”——这可是超预期的里程碑,要知道之前市场还担心它盈利跟不上,现在直接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当然,也不是没遗憾。Q2本来能涨得更猛,结果上一代HopperGPU卖空了,只能等新一代Blackwell系列铺货;而且虽然AI云业务盈利了,但集团25年全年调整后EBITDA还是负的,要到26年才能转正,短期还是有“盈利阵痛”。

不过好消息是,现在Blackwell已经大规模上市,数据中心容量也在猛增,管理层说25年底销售额肯定能显著增长,这算是给后续行情留了个“钩子”。

再看大家最关心的“家底”——这公司钱够不够、订单多不多、产能能不能跟上?咱们一条条说:

钱袋子够鼓:现金储备有16.8亿美元,之前融资超40亿,完全不用担心扩产缺钱;而且还有不少“隐形财富”——非核心资产个个值钱:Toloka(数据标注)拿了贝索斯基金投资,估值能对标300亿的ScaleAI;ClickHouse(数据库)现在值60亿,2022年才20亿,三年翻了三倍;Avride(自动驾驶)跟Uber、现代合作,潜力能看齐400-500亿的Waymo,这些资产要是变现,又是一笔大收入。

订单和增长力够强:虽然没直接给未完成订单总数,但年化经常性收入(ARR)已经很能说明问题——Q2末冲到4.3亿美元,Q1末才2.49亿,短短一个季度涨了77%;而且还新增了一堆大客户:Shopify(帮着优化电商全流程)、Cloudflare(做边缘AI推理),还有HeyGen、Lightning.AI这些AI初创公司,连英伟达都跟它合作推了DGXCloudLepton,客户圈越来越多元化,后面订单不愁少。

产能扩张够快:电力方面,25年底能有220兆瓦已连接电力,其中100兆瓦能直接用,26年目标更是冲1吉瓦(1000兆瓦);数据中心也在全国开花:美国新泽西200兆瓦在建,今年就有不少能投用;芬兰、英国伦敦附近、以色列Q4就能投产,还加了两个美国新绿地项目——要知道它自建数据中心能降本20%,还能灵活调控产能,这在AI基建里可是大优势。

不过有朋友肯定会嘀咕:这波盘后暴涨60%,会不会是“昙花一现”?毕竟之前CoreWeave也有过暴涨,后来因为“增收不增利”跌了回去。咱们得辩证看:

Nebius的优势很明确——有微软194亿大单托底,AI云业务提前盈利,产能扩张跟得上,还有隐形资产打底;但风险也不能忽视:25年全年EBITDA仍为负,要等26年才能转正,而且Blackwell虽然溢价高,但能不能如期推动营收增长、缩短投资回报周期(Hopper要2-3年才能收支平衡,Blackwell虽快但没给具体时间),还得看后续落地情况。

说到底,这公司现在就是AI基建里的“潜力选手”——赶上了微软的大订单,踩中了AI算力需求的风口,但短期还在“兑现业绩”的阶段,就像当年亚马逊云刚开始扩张时,也是先砸钱再盈利。只不过现在市场情绪对“盈利节奏”很敏感,能不能从“短期暴涨”变成“长期趋势”,还得看后续订单兑现、产能落地的速度。

在今年4月2号的时候我们坚定看好NBIS,明确喊话将是个3倍股的机会。

看到这里,不少朋友可能已经在算:这波能不能追?AI基建的风口还在不在?除了Nebius,还有哪些标的值得盯?

长期跟着格隆汇研究院的老朋友们都知道,我们从2023年喊“抄底英伟达”开始,就没错过AI领域的每一波核心机会。对于Nebius这种“暴涨黑马”,我们早就拆透了关键问题:

194亿大单真能全额兑现吗?微软的采购节奏会不会受AI需求波动影响?

AI云业务盈利能不能持续?26年集团EBITDA转正的目标稳不稳?

隐形资产(Toloka、ClickHouse这些)什么时候能变现?能给估值带来多少加成?

产能扩张虽然快,但电力、芯片供应会不会出幺蛾子?

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想抓住AI基建回调后的潜在机会?现在就扫码加入格隆汇研究院!我们不仅会帮你理清Nebius的投资逻辑,还会告诉你:

全球AI基建格局现在变了吗?除了美股,A股哪些公司能蹭上这波风口?

后面该盯哪些关键数据?比如微软的订单落地进度、Nebius的Blackwell销量、电力产能达标情况?

别等行情稳住了才追悔莫及,现在就跟上我们的节奏,一起在AI基建的浪潮里找对方向!

注:文中所提公司仅为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决策前务必做好独立研判。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