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港股上市公司山高控股(00412.HK)低开后快速杀跌,至收盘大跌76.02%。
山高控股是近期港股算力概念“超级牛股”,5月20日至8月19日,3个月最大涨幅244.55%,此后在高位维持了一个月,直到9月19日的暴跌。

暴跌,源于香港证监会的一次“点名”。
9月18日盘后,山高控股公告称,香港证监会最近曾就公司之股权分布进行查讯。
查讯结果显示:
2025年9月1日,有二十名股东合共持有公司14.45亿股股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之24.00%;
有关股权连同由两名本公司主要股东持有的41.21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之68.46%),相当于已发行股份之92.46%;
因此,仅4.54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之7.54%)由其他股东持有。
简单讲,山高控股仅有7.54%股份,在真正意义上的“散户”手里。
根据公告:
鉴于股权高度集中于数目不多的股东,即使少量股份成交,股价可能大幅波动;
由于股权高度集中,公司证券未必有真正的市场,或其股权可能集中于少数股东手上。
最近几年,被香港证监会点名“股权集中”而暴跌的情况并不少。
此前有中国星集团、众安智慧生活,均被点名后暴跌。
从逻辑上讲:
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确实容易造成风险。意味着大户要大手笔抛售的时候,市场未必接得住。此外,也不利于公司治理。
不过,香港证监会的通报,无疑会加剧抛售恐慌。如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在相关消息发布后,容易引发散户恐慌性踩踏,并引发程序化交易的跟进。
不过,山高控股似乎不认可对其“股权集中”的说法。
9月18日晚间,山高控股公告了香港证监会的查讯内容后,又自己发了另一宗公告,称:
“根据所得资料并就董事在作出一切合理查询所知,本公司确认,于2025年9月1日及本公告日期,本公司已发行股份至少25%乃由公众持有,本公司能够遵守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项下的公众持股量规定。”
暴跌之前,山高控股的炒作泡沫已经很明显。
山高控股有山东国资背景,是一家主要从事投资业务的投资控股公司。自2021年开始从类金融投资向产业投资控股转型。
2022年,山高控股通过参控股山高新能源,布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2023年,山高控股战略入股国内老牌IDC(数据中心)企业世纪互联,成为其最大的机构股东。
一方面是绿色电力,另一方面是算力。据了解,近年山高控股打造了“电算一体化”产业布局。
另外,山高控股还跟近期热门的“数字货币”题材有关。
8月21日,山高控股成功发行香港首个企业票据代币化产品,总额为4000万美元,在香港数字资产集团HashKey Chain上部署。山高控股表示,本次代币化票据的成功发行将有力推动旗下更多优质资产上链,与当下的电算一体的产业布局形成电算底座+AI生态“双循环+双赛道”的战略发展模式。
诸多热门题材,股价获得热炒并不奇怪。
公司已经披露了2025年中期业绩。上半年营业收入25.03亿元,同比下滑18.46%,净利润4.76亿元人民币,同比暴增506%。
不过,其“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其实只有4960万元,用大A股民懂得的概念,就是归母净利润仅4960万元。山高控股并非100%控股所有子公司,大量的利润并不在母公司股东。
透过看似“靓丽”的中期报告,山高控股总资产净利率仅0.71%,其实归母净利润差一点就亏损了,资产负债率却高达73.46%。
再看公司惊人的泡沫
9月19日的暴跌之前,山高控股市盈率168.02倍。意味着,按照当前盈利水平,股东要100多年才能回本。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