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圣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9日在北交所更新上市申请审核动态,该公司已收到第二轮审核问询函,问题主要有,行业政策影响及期后业绩稳定性,经销商变动合理性及核查充分性,销售费用真实性及合理性等。
关于行业政策影响及期后业绩稳定性。根据申请文件及问询回复:(1)发行人部分产品已纳入省级、地市级集中带量采购范畴,涉及地区主要为浙江省、湖南省、河北省、福建省、山西省等,暂未受国家级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影响。报告期各期集采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3,030.03 万元、3,488.26 万元、4,688.72 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 11.34%、11.43%、15.45%。(2)发行人 2024 年收入同比下降 0.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9.41%,主要系监护类耗材、手术及护理类耗材收入下降,华东、华南、华中、东北等区域销售收入下降。2025年1-6月收入15,563.06万元、同比上涨 22.56%,扣非归母净利润 3,463.85 万元、同比上涨 24%。
关于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影响。需要发行人结合主要产品对应销售区域集采等相关政策规定,说明已纳入集采的中标产品情况(中标价格、采购数量、采购周期)、中标价格与发行人向经销商销售价格的差异及传导情况;对比纳入集采产品的中标价格与集采前销售价格、纳入前后发行人向经销商销售价格的差异,分析集采政策对发行人中标产品销量、售价、成本、毛利额、毛利率、销售模式、销售费用、市场份额等影响,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变动趋势一致。
关于经销商变动合理性及核查充分性。根据申请文件及问询回复:(1)发行人 2023 年、2024年新增经销商 215 家、277 家,退出经销商 191 家、219 家,新增、退出经销商毛利率高于当期综合毛利率。(2)发行人各期前十大经销商共 16 家,其中规模较小、参保人数较少的 10 家经销商收入分别为 4,345.82 万元、5,753.49 万元和5,151.80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 16.27%、18.85%和 16.98%。
需要发行人①说明经销商增减变动的原因及商业合理性,是否符合行业惯例,各期变动情况与所在区域收入变动、下游终端医院需求波动的匹配性;说明新增经销商客户的获取方式及合作背景,新增经销商与退出经销商是否存在受同一主体控制的情况,更换主体合作的原因,是否存在合规风险。②按照收入规模分层说明新增、退出经销商毛利率水平与同层级存量经销商客户毛利率水平的差异,并结合产品构成、定价模式、返利机制等分析差异合理性。③说明不同区域招采平台销售数据与发行人向该区域销售情况的差异及合理性。
关于销售费用真实性及合理性。根据申请文件及问询回复,发行人各期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9.48%、9.91%和 10.76%,低于维力医疗、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占比超六成,各期销售人员数量分别为 89 人、85 人、100 人,销售人员占比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销售人员人均薪酬分别为 18.44 万元、23.47 万元、19.71 万元,销售人员人均创收 300.81 万元、359.86 万元、303.73 万元。
需要发行人(1)结合销售模式、客户集中度、客户分布区域、经销商管理体系及模式、经销商数量及规模等因素,分析销售费用率与可比公司差异的合理性。(2)结合各期销售人员数量变动、客户数量变动、订单获取总额、人均创收金额等情况,说明销售人员变动的合理性、与业务规模的匹配性;说明销售人员占比高于可比公司的合理性,销售人员人均创收与可比公司的差异及合理性。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是面向全球的麻醉、监护类医疗器械综合产品提供商,主营业务为麻醉、监护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麻醉科、ICU 病房、急诊科等科室的终端临床需求。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