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A股“最靓的仔”当属华宏科技(002645.SZ)
前一晚,公司发布2025年H1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00万元至8500万元,同比增长3047.48%至3721.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5000万元至6500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7月15日15:00,A股共有149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其中,若以区间最大值计算,预计业绩增幅超1000%的公司仅有34家,华宏科技预计的业绩增幅超3700%,在全A已发布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二。
这个业绩,只能说,相当炸裂。
7月15日开盘,华宏科技强势一字涨停,涨停板封单额9.63亿元。
算上前两个交易日,华宏科技已经三连板。
这一方面是因为,这几天市场的热度正在稀土永磁板块。
另一方面也表明,稀土原料产品价格上涨之下,市场对其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是有预期的。
华宏科技主营业务主要分为再生资源装备及运营、电梯零部件高端制造、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稀土磁材四大板块。其中,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板块主要是对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及报废的废旧永磁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生产高纯度稀土氧化物。
2023年、2024年,华宏科技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稀土磁材两大稀土相关业务板块的营收合计占总营收比重均超过60%,分别为70.08%、68.51%,是其主要营收来源。
其中,稀土磁材销售2024年增长迅猛,实现营收13.35亿元,大增142.67%
既有稀土废料回收利用、也有高端磁材制造,这使得华宏科技成为A股少有的稀土回收全产业链布局企业。
公司通过收购鑫泰科技、江西万弘等稀土回收企业,以及与中国南方稀土集团合作建设年处理6万吨磁材废料综合利用项目,强化了稀土回收领域的龙头地位。
同时,公司持续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其高性能磁材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工业驱动电机、3C电子等高增长领域,与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
具体来看:
在稀土回收业务板块,公司现有再生稀土氧化物产能达1.2万吨/年,2024年实际生产氧化镝约115吨、氧化铽约25吨,在国内稀土回收市场占据较高市场份额,处于行业龙头地位。
在磁材制造板块,公司在浙江宁波和山东梁山均建有生产基地,当前稀土永磁材料总产能1.5万吨/年。
在此基础上,公司正积极推进山东梁山二期磁材项目和包头一万吨高性能磁材项目(一期),其中包头项目预计2025年底建成,届时总产能将突破2.5万吨,直逼行业前三阵营。
今年上半年,华宏科技业绩大涨,一方面得益于国内主要稀土原料产品价格在企稳回升,推动公司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板块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并发展的稀土永磁材料产业,作为稀土产业链的重要延伸,凭借其在高性能材料领域的广阔前景,也实现了同步快速增长。
资本市场的嗅觉向来敏锐。
7月11日、12日、15日,连续三日股价涨停,就是市场对华宏科技价值潜力的认可。
但在上涨之外,很多人也有隐隐的担忧,这种上涨态势,会持续吗?
这个问题的核心要点其实是两个:
1、华宏科技,现在贵吗?
2、它的业绩爆发具不具备可持续性?
先说第一个问题。
翻看华宏科技历史股价走势可以看到,自2021年11月26日创下历史高点后,华宏科技的股价一路震荡下行至2024年9月,区间跌幅超过80%,此后逐渐抬头向上,但在此次三连板之前,基本没有像样的大涨。此次上涨后,距离历史高点仍有不小距离。
再看业绩的可持续性。
随着新能源车、空调、工业机器人等下游需求持续增长,叠加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稀土磁材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打开。
华宏科技高性能磁材已通过新能源汽车电机、工业机器人电机等高端领域客户认证,产品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工业驱动电机、3C电子等高增长领域。
这一业务板块,增量空间巨大。
此外,虽然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70%以上,但稀土是重要战略储备资源,国家实行严格的稀土生产总量控制指标管理,2025年7月初我国氧化镨钕库存仅为3550吨,较年初下降近20%,处于历史极低水平。
在下游需求旺盛和国家严格控制稀土生产配额的背景下,稀土回收成为重要供应来源。
作为国内稀土回收领域的龙头企业,华宏科技竞争优势明显。
最重要的是,根据中信证券、西部证券等多家券商研报,稀土价格有望持续上涨已是共识。
如此推断,稀土产业链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也是必然趋势。
机构对华宏科技的盈利预测也验证了这一点。
如果说2025H1的业绩高增,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基数较小,那么机构对于华宏科技2025、2026全年的盈利预期,增速分别为123.91%、81.18%,也表明了他们对华宏科技未来发展的肯定。
而市场最终还是要看业绩说话的。
属于华宏科技的春天,可能真的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