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国内光模块巨头相继披露了超预期的中期业绩预告,整个板块再次强势领涨,成为市场上耀眼的明星。
不少朋友感叹:AI淘金热,最赚钱的果然还得是“卖铲人”!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7.22,过往数据不预示未来
那么,这轮由业绩驱动的AI行情,我们普通投资者该如何把握?
今天就来聊一聊。
“卖铲人”是个多好的生意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光模块厂商被普遍称为AI时代的“卖铲人”?
简单来说,光模块就是AI算力集群中负责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
它的工作是进行光电信号的转换,让海量数据能在GPU之间、服务器之间瞬时流动。没有这条“高速公路”,再强的算力芯片可能也跑不动复杂的AI模型。
近年来,受益于AI算力投资的持续增长,市场对光模块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相较于比较早期的AI应用,作为算力基础设施核心环节,光模块的长期成长确定性更强。
再来看下光模块巨头的最新中报业绩,上半年普遍实现50%+的利润增长。
其中光模块三巨头“易中天”中的“易”,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甚至超3倍,引发了广泛关注。(以上数据来源:证券时报,2025.07.20,提及个股仅供分析参考,不构成投资推荐)未来有望维持高景气
在见证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爆发后,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光模块的高景气能持续吗?
事实上,当前国内外科技厂商算力需求仍在持续上升,光模块市场有望维持高景气。
从市场规模来看,未来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两大引擎:
一是AI应用场景的延伸。当前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云端的数据中心,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工厂、AI终端(如AIPC、AI手机)的普及,对数据传输的需求或将迎来规模性增长;
二是技术迭代的加速。整体来看,800G部署正在显著提速,成为当前光模块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1.6T产品也开始逐步放量,市场竞争进入新阶段。(资料来源:华创证券,2025.07.20)
国盛证券指出,未来伴随新技术的加速迭代,光通信与芯片集成度的提高,领先企业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在800G时代“抢跑”,在技术迭代迅速的格局下通过持续发布性能更好的新产品巩固地位,行业格局将进一步集中。(资料来源:国盛证券,2025.07.06)
整体来说,全球AI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或将持续拉动光模块需求,为行业带来长期成长动能。
根据知名市场调研机构LightCounting预测,光模块的全球市场规模在2024-2029年或将以 22%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增长。(数据来源:新浪财经,2025.04.27)
图:光模块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LightCounting,2025.06.16怎么投“光模块
回到盘面上,面对当下火热的行情,很多投资者朋友都急切地想寻找相关的投资工具,希望能一键布局。
坦率地说,目前市场上专注于单一光模块细分领域的ETF产品非常稀缺,难以满足大家的投资需求。
不过,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寻找重仓光模块龙头的指数,而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首先,该指数具有较高的含“光”量,光模块三巨头“易中天”权重占比超28%,能够充分分享光模块的产业红利。(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7.22)
同时,该指数还广泛覆盖了AI算法层和AI应用层,既能抓住当下业绩确定性较高的环节,又不错过未来AI应用星辰大海的想象空间。
对于看好AI长期发展,又想高效参与光模块行情的投资者来说,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的相关ETF产品,或是一个更全面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