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无人机企业腾盾科创开启上市辅导!股东高达99名,估值超百亿

发布时间:

2025-07-04 16:12:55

来源:时代周报

一家头部大型无人机企业,开启了上市之路。

近日,证监会网站显示,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腾盾科创”)在四川证监会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律师事务所为北京金杜(成都)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辅导资料显示,腾盾科创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4.07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创始人聂海涛。公司是国内智能飞行器研发制造及其应用技术发展的头部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员工900余名,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性能卓越、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无人机系统及其应用解决方案。

创始人曾参与歼-10研制

创业9年后,聂海涛带领腾盾科创冲刺IPO。

聂海涛1986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任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师、副所长并先后参与了歼-10飞机、枭龙飞机的研制。  

聂海涛长期从事飞行器研发设计工作,主持多型高端航空装备研制工作,完成关键技术攻关和飞行验证,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在航空航天某领域取得开创性贡献,填补国内相关技术空白。

2016年,聂海涛在四川创办腾盾科创,他也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成立9年来,腾盾科创先后研制出了全球首款双发、三发、四发大型固定翼无人机与国内首款水陆两栖无人机,自主研制的双尾蝎系列、混江龙、没羽箭以及无人运输机等无人机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气象服务、广域巡护、航空运输等领域。

让腾盾科创出圈的正是其双尾蝎无人机。

大型无人机企业腾盾科创开启上市辅导!股东高达99名,估值超百亿 图片来源:腾盾科创

2017年9月,双尾蝎原始版实现首飞,其是一款大型双发动机、模块化、多用途、中空长航时固定翼无人机系统。该机型机长10米,翼展20米,机高3.1米,最大起飞重量2.8吨,最大航程6000公里,最大续航时间35小时,最大飞行速度300公里/小时,最大升限9500米,配置两台发动机和发电机,供电能力10千瓦。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气象服务、广域巡护、航空投送等领域。

此后,腾盾科创推出双尾蝎A和B等系列产品。2025年5月,双尾蝎A无人机在四川自贡完成首次批量交付,正式成建制投入气象作业领域。

双尾蝎D无人机则是全球首款大型四发、多用途、中空长航时固定翼无人机系统,于2022年10月25日成功首飞,具有更大的起飞重量(4.35吨)、更强的载重能力(最大载重1.5吨)、更长的续航里程(2500公里)以及更高的飞行速度(340公里/小时)。

股东达到99名 估值超百亿元

成立9年来,腾盾科创获得众多投资机构的青睐。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在腾盾科创2025年5月公布的2024年工商年报中,其股东已经达到99名,包括国有投资公司、地方产业基金、知名创投机构。

2025年6月,腾盾科创完成新一轮股权融资,投资方为华控基金、瑞相资本、赣州发展投资、梵天股权。

在腾盾科创众多股东中,还有达州星特低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安徽国元腾盾产业转型升级基金(有限合伙)、广西铁润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北京京润基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光曜毓杨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风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南京昆海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公司)等投资机构。

经过多轮投资,腾盾科创估值也水涨船高。

成都经济和信息化局在2023年10月发布的文章中透露,腾盾科创完成了全国总部基地完成近百亿元估值的新一轮融资;2022年,中航无人机、纵横股份、腾盾科技等9户整机制造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近年来成都工业无人机产业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

在2024年1月,华控投资发文称,被投企业腾盾科创完成12.3亿元融资,本轮投后企业估值超122亿元。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在2025年6月24日,腾盾科创的注册资本从3.99亿变为4.07亿元。

辅导文件显示,腾盾科创无控股股东。聂海涛合计间接持有公司20.39%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此外,根据聂海涛与陈洪、宋艳平、曾联俊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聂海涛可控制宋艳平、曾联俊合计直接持有的公司1.21%股份对应的表决权。综上,聂海涛可控制公司23.57%股份对应的表决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