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当下A股最火的国产AI芯片公司是谁?
答案毫无疑问是寒武纪!
这家被投资者称为“万亿寒王”的科技巨头,从早期低调深耕芯片研发,到如今凭借690芯片技术突破、互联网大厂订单爆发,正迎来从“国产替代者”向“行业主导者”跃迁的关键节点。
格隆汇研究院作为国产科技赛道的精准预判者,早在寒武纪2024年营收仅10亿元时就锁定其潜力——当时我们通过技术壁垒拆解、国产替代趋势推演,在给会员做专属直播讲解中明确指出“寒武纪690芯片将成下一代国产AI芯片核心标的”。
如今,公司25年Q2合同负债飙至5.43亿元(同比+5.4亿元、环比+5.42亿元),创历史新高,2025年营收有望冲刺100亿元,2026年剑指300~500亿元。
去年夏天那个时候股价才200元,现在回看已经突破1400,剑指1500元了,1年多的时间就涨了7倍,真是可喜可贺!
这波跨越长周期的布局,再次印证了我们“前瞻性挖掘国产科技牛股”的硬核研究实力!
01
扒透寒武纪:
从“替代者”到“主导者”的蜕变
很多人对寒武纪的认知还停留在“靠政策红利的国产芯片厂商”,但实际上它早已凭借技术突破和订单落地,成为改写AI芯片市场格局的关键力量。
格隆汇研究院在2024年首次研究时就预判这一转型:“当英伟达芯片适配性不足,寒武纪的技术卡位将成国产替代核心抓手”,如今这一判断正全面兑现。
1.技术卡位:DeepSeekV3.1重构标准,690芯片提前拿票
AI芯片的需求逻辑,从来由大模型技术路径决定。而DeepSeekV3.1的发布,不仅是模型层面的突破,更让寒武纪690芯片直接锁定“下一代国产芯片第一梯队”席位——这绝非偶然,而是格隆汇研究院此前反复强调的“技术适配先行”逻辑的必然结果。
大模型训练的核心矛盾是“精度”与“算力消耗”的平衡,DeepSeekV3.1推出的优化版“UE8MOFP8”格式,通过去除8位数据中的“正负号位”,把算力消耗再降15%、单位能耗比提升20%。更关键的是,这种格式专门适配华为升腾与寒武纪690芯片,相当于为国产芯片量身定制了“技术标准”。
过去,英伟达靠CUDA生态垄断适配优势,国产厂商只能被动跟进;
如今DeepSeek开源UE8MOFP8架构后,阿里、百度、字节等大厂已开始基于该标准开发模型,寒武纪690作为“原生适配芯片”,自然占据先发优势。格隆汇研究院通过对比全球多家AI芯片厂商的技术参数发现,690芯片在UE8MOFP8格式下的算力效率,比同类国产芯片高出25%,这正是我们持续看好的核心依据。
2.订单爆发:字节800亿采购计划,寒武纪有望拿下半壁江山
中国AI芯片市场的需求主力,是阿里、字节、腾讯这些头部互联网厂,而字节2025年600亿、2026年800亿的采购计划,不仅是行业增长的“定海神针”,更成了寒武纪收入爆发的关键引擎——这与我们此前“大客户绑定将成业绩核心驱动力”的判断完全一致。
字节的采购策略已发生根本性转变:2025年600亿采购中,英伟达虽仍占50%(300亿),但依赖的是H20芯片存货;2025年下半年英伟达主推的B30/B40芯片,简直是“短板集合体”:
互联能力不足:B30仅支持8路互联,满足不了字节千亿参数模型的集群需求;
HBM容量缺失:B40的HBM容量仅24GB,远低于字节要求的48GB,多模态处理易卡顿;
性价比拉胯:B40单价约1.2万美元,是寒武纪690的1.8倍,算力却仅为后者的1.2倍。
这些缺陷让字节果断转向国产芯片,而寒武纪早已占得先机——据行业信息反馈,“字节几千个模型只适配了寒武纪的卡,其他国产卡还在测试阶段”。按此趋势,寒武纪在字节采购中的份额有望达40%-60%,对应300-500亿订单,直接支撑2026年营收冲刺500亿目标。
除了字节,阿里、百度、腾讯也在为寒武纪提供增量:阿里自研TPU外,多模态领域仍需采购,寒武纪已进测试名单;百度昆仑芯适配UE8MOFP8进度滞后,寒武纪成潜在选项;腾讯倾向的燧原、沐曦芯片,算力密度远不及690。若能拿下这些部分订单,寒武纪总收入突破500亿绝非空谈。
3.供给变局:英伟达“失势”,国产替代窗口全面打开
AI芯片市场的供给端,正经历“从英伟达垄断到国产竞争”的历史性转变——而这一“替代窗口”的出现,早在格隆汇研究院2024年的国产科技策略直播中就有预判:“英伟达受出口管制影响,阉割版芯片将逐步失去头部客户,国产厂商迎来3~5年黄金替代期”。
英伟达在国内的“失势”是必然结果:为规避出口管制推出的B30/B40芯片,本质是“削足适履”,并不符合国内大厂的需求。据我们跟踪的产业调研数据,2025年字节对英伟达的采购占比已从2024年的70%降至50%,2026年预计再降到20%-40%,这部分空缺,主要由华为和寒武纪填补。
更关键的是,寒武纪已解决国产芯片的“老痛点”——产能与良率。通过与多家国内外知名晶圆厂合作,公司690芯片的产能正稳步释放,2025年预计能满足300亿订单的交付需求,彻底摆脱“有订单没产能”的困境。
4.利润弹性:从10亿到500亿,“轻运营”模式下的利润暴增
AI芯片行业常被认为“重研发、高投入、低利润”,但寒武纪的“轻运营”模式却打破了这一魔咒——这也是格隆汇研究院在2024年就发现的“隐藏亮点”:“研发提前兑现+客户集中化,将让寒武纪收入增长时费用几乎不增,利润弹性远超同行”
看一组关键数据:2024年寒武纪收入10亿元,2025年预计达100亿,但“几乎没有增加人员”,核心逻辑在于:
研发费用固定:2024-2025年研发投入稳定在25亿元左右,690芯片研发已完成,2026年无需大规模新增;
销售费用极低:主要客户固定,无需组建庞大销售团队,销售费用率仅3%,远低于行业平均10%;
管理费用可控:员工规模稳定在1500人左右,每年管理费增长不超5%。
按此测算,利润弹性堪称“炸裂”:
2025年(收入100亿):毛利率55%,毛利55亿,净利润约19亿;
2026年中性情景(收入300亿):毛利率升至60%,毛利180亿,净利润约108亿(净利率35%);
2026年乐观情景(收入500亿):毛利率60%,毛利300亿,净利润约175亿。
若乐观情景兑现,寒武纪将成国内“利润最高的AI芯片厂商”,按2026年60倍PE(PEG=1)测算,对应市值可达1万亿元,较当前约6000亿市值,仍有翻倍空间!
02
格隆汇研究院:
国产科技浪潮的领航者
从2023年精准捕捉AI算力行情,到2024年锁定寒武纪、中芯国际等国产科技标的,再到撰写“世纪抄底”系列公众号文章提示英伟达、台积电等全球科技巨头机会,格隆汇研究院始终站在国产替代趋势的最前沿。
我们构建的“技术跟踪-订单验证-产能测算-利润模型”全链条研究体系,对寒武纪这类硬核公司的跟踪精度,能精确到季度芯片测试进度——这正是我们能持续领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这次寒武纪的订单爆发与利润弹性,再次证明:在国产科技赛道,只有深度研究才能穿透“政策红利”的表象,找到真正具备技术壁垒和成长逻辑的标的。格隆汇研究院提前两年布局寒武纪,正是源于对AI芯片国产替代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690芯片技术参数、大厂采购策略的极致跟踪。
七夕财富专场:解锁A股牛市密码,抓住国产科技机遇
应广大读者朋友的热情呼吁,恰逢浪漫七夕(2025年8月28日),格隆汇研究院特筹【七夕财富专场】直播!
当甜蜜氛围遇上A股机遇,我们邀你一起穿越市场波动迷雾,在行情航行中找准方向、取得好成绩——如果你正为这些A股核心问题纠结,渴望获取专业答案,这场直播绝对不能错过:
这波A股牛市动能有多强?能否突破5000点关键关口?
七夕过后,哪些A股行业会迎来“甜蜜爆发”?(消费/科技/新能源/周期?)
A股主线赛道轮动加快,如何精准踩中“七夕红包”行情?
中小盘股vs大盘蓝筹,当前谁更具“长期甜蜜持有”价值?
A股估值修复还能走多远?哪些低估值板块藏着“爱情般的惊喜”?
这些正是格隆汇研究院深耕多年的核心领域——我们始终以数据为基、以逻辑为纲,提前捕捉A股结构性机会。当下A股行情机遇难得,不想错过牛市下一波“甜蜜收益”,不想在赛道轮动中踏空,现在就锁定本周四(8.28)七夕财富专场!
与格隆汇研究院一起,在浪漫七夕解锁A股财富密码,提前发现价值标的,纵享属于你的“财富盛宴”!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